潮新闻 通讯员 骆小虎 记者 宋哲源
璟园古民居博物馆
(资料图)
最近,你抢到博物馆的预约门票了吗?
暑假期间,博物馆旅游骤然升温,从故宫、国家博物馆到文化名城的省博、市博,知名博物馆一票难求,馆内人头攒动。今天的博物馆,不但是文物保存、展示空间,更是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播空间。在曾经以旖旎的温泉小镇、浙中第一高峰牛头山为文旅名片的山区县武义,博物馆也在成为新的文化旅游流量入口。
武义博物馆的兴起,源自一件国内目前绝无仅有的文物——南宋徐谓礼文书。2012年,国家一级文物南宋徐谓礼文书浮出水面。系统的宋代纸质文书,首次见于墓葬出土,完整记录了南宋官员徐谓礼一生的仕宦履历和官场百态,全面展示南宋官僚制度、政务运作、社会风情。这套目前绝无仅有的宋代文书,给武义增加浓厚的历史、文化厚重感,帮助武义直接切入“宋韵文化”核心区块,也给武义的文旅产业带来新的动能。
2019年,以徐谓礼文书为核心,武义县投入1.8亿元打造的武义博物馆正式开馆。这家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博物馆,一经开放便让人惊艳。开馆以来,包括“国宝·重光——南宋徐谓礼文书陈列”在内三大常设展览,以及接连不断的临时展览,很快打出了武义博物馆的牌子。四年来,总参观人次超过77.8万,获评“浙江省十佳影响力博物馆”,成为全省县级博物馆的代表。
国宝·重光——南宋徐谓礼文书陈列展
在武义,不仅有现代化的大博物馆,也有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。2017年以来,武义县统筹资源,确立百家具有独特文化资源的乡村特色展示馆。2021年,浙江省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,计划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。借此发展机遇,目前,武义县共有35家乡村博物馆通过省级验收,纳入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名录,规模位居全省第一。
当然,武义县的“博物馆+”文旅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与障碍。例如武义县博物馆品牌打造存在“重器物、轻文化”的现象,品牌内涵还不够清晰,迫切需要寻找能带动大众情绪的传播作用点,进一步拓展影响力。“博物馆+”文旅模式尚在磨合发展之中,融合程度有限,博物馆与武义既有的“温泉康养名城”之间的文化关联度不高,使得博物馆对文旅产业带动效应不明显。
“博物馆热”并非一时之火。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个性化、品质化需求越来越高,更多人追求通过参与文化场所活动,获得精神充实与满足。而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,更是让这一热潮集中在传统文化领域。然而,作为一个山区县,武义该怎么办?
近日,作为“社科赋能山区(海岛)县高质量发展行动”研究成果,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朱阳瑾、浙江传媒学院詹晨林等的《以“武义宋韵”为核心,推动“博物馆+”文旅深融发展的对策建议》提出,抓住“武义宋韵”这一文化品牌,挖掘博物馆所代表的文化内涵,以此为引领,统合区域内自然旅游资源,推动武义文旅品牌高质量发展。
挖掘“武义宋韵”文化内涵
让博物馆的价值显现出来
2022年,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将“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”作为打造新时代文化艺术标识的重要举措。武义不仅有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南宋文物——徐谓礼文书,还有南宋理学大家吕祖谦家族墓、明招书院等作为南宋制度、文化美学与精神价值的空间载体,加上温泉沐浴、婺州瓷器等在宋代均已经相对成熟的生活物质形态,形成宋韵文化在精神层面和生活层面的整体表达。
以此为契机,应加速推进县文旅“十四五”规划的“文化基因解码工程”,找准武义本土文化与宋韵文化的结合点,提炼“武义宋韵”关键词,发掘“武义宋韵”的当代呈现,以此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文化立足点,武装县域内博物馆资源,形成以武义县博物馆为龙头、乡村博物馆为主体的“武义宋韵”文化集群效应。
婺州窑遗址陈列
建设“武义宋韵”文化品牌
让博物馆的表达生动起来
作为“武义宋韵”的故事讲述者,武义博物馆需进一步将徐谓礼文书与“宋韵文化”主题结合掘展览的互动性潜能,打造富有节奏感的观展体验。三是设置互动场景,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。多措并举,将徐谓礼文书从专属研究者的“天书”转变为大众通往南宋历史的时光隧道。
建设品牌需要人力、资金、资源方面的支持:
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,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,打通制度通道,以文化新消费的方式,将博物馆链接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。
借助浙江省“宋韵文化传世工程”“四条诗路文化带”等项目,向上、向外拓展,促成不同级别展馆之间的文博资源均衡。
着重借力发展本地可持续项目,引入专业策展团队,开发“有文化,无文物”的数字智能互动展览,打造可复制、可输出、低成本的展陈空间,为向外输出提供支持。
武义县博物馆《跟着徐谓礼文书游武川大地》教辅卡牌研学活动
拓展“武义宋韵”品牌
让“博物馆+”文旅融合起来
第一,以“武义宋韵”为核心,拓展“博物馆+”文旅消费新渠道,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产品。例如与文化类景区合作,输出徐谓礼文书数字与互动展陈,以自身“宋韵”资源拓展旅游资源。跨界策展,以绘画、雕塑、戏剧、影视、装置、当代艺术等多样化的艺术形态,围绕宋韵主题与馆藏文物、乡村文旅展开跨界对话,并下沉到资源匹配的乡村博物馆,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,拉动文旅消费。
第二,将乡村博物馆作为宋韵文化、本地文化、旅游产业的结合点,充分利用乡村博物馆机制灵活的优势,遴选与“武义宋韵”主题适配,并且具有较好建设基础的乡村博物馆进行重点建设。打通乡村博物馆与乡镇政府、商业景区之间的衔接“堵点”, 以“小而美”的精品乡村博物馆形象推进精品乡村文化旅游活动,让博物馆成为提升乡村文化形象、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支点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